為了因應高標準的TPP,迎接更開放的市場,越南掀起政治與經濟改革。更多的關稅優惠,同時意謂更嚴明的法規、更環保的政策、更高端的產業。當過去的低廉生產成本不再,台商有何新戰略?
越南胡志明市東北邊,同奈省的邊和工業區,台南紡織廠區。八月某天一早,來了位香港的貴客,讓南紡從上到下高規格動員接待。
這位VIP客戶,每年向南紡採購超過五百萬美元的紗線原料,工廠位於廣州,年營業額五億美元,是亞洲最大的紡織業者之一。
在南紡貴賓室裡,這位總裁身材瘦小、梳著油亮浮貼的頭髮,坐在南紡越南總經理王敦正對面,顯得有點憂慮。「越南未來加入TPP,前景看好。南紡真有眼光,二十年前就來了,我們現在是不得不出來,」他操著香港口音笑說。
這次他代表集團到越南考察建廠環境,卻帶著無奈。「不管再怎麼提高生產效率、自動化,還是敵不過關稅的威力,」他皺著眉頭說。
越南,早已是全球紡織業兵家必爭之地。
FTA簽不停 內外銷雙紅利
因為TPP的「從紗開始」(yarn forward)原則,未來紡織品要想在TPP區域適用優惠關稅,成衣業自紡紗、織布到染整的所有製程,都需在TPP成員國內完成,才能列入免稅。
許多台灣業者早已先佔先贏。遠東新世紀集團今年六月底剛宣布,將在越南平陽省投資一百億台幣,闢建一百公頃廠區,從抽紗、紡紗、織布到染整一條龍作業。儒鴻、聚陽等業者,這兩年也積極加碼投資越南。
將來,越南紡織服裝出口到美國的關稅,將逐步降至零。而非TPP成員國,例如中國大陸出口美國的紡織品仍要課一七%關稅。這讓紡織業者們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,恨不得幫工廠插上翅膀,馬上飛到越南落地生根。
外資在越南的征戰白熱化,不只紡織業。
台灣各大廠佈局東南亞,集中在越南,從紡織、石化、鋼鐵、食品業全部到齊。過去投資越南是為了低廉生產成本,如今看重的是內外銷雙紅利,內銷可以吃東協一體化六億人口的市場,外銷可以獲得FTA(自由貿易協定)關稅減免。
「越南全國上下都在拚經濟,」國貿局出身的黃志鵬,擔任駐越代表五年,他在河內接受《天下》記者訪問時,分析越南的特色是「政治穩定、社會安定、人民淡定」,共產黨統治之下,九成九的候選人由黨挑選。
黃志鵬觀察,越南的外交手腕高明,在美中日等大國的東南亞角力中,取得巧妙平衡。越南與中國同屬共黨統治,關係密切,卻若即若離;與美國走得近,卻也不一邊倒,兩面策略非常高明。
在經濟戰略上,越南走改革開放的路,步步為營,加入美國陣營的TPP,但不過於躁進。
越南政府一方面積極開放,吸引外資,以韓、日、星、台為首;另一方面,游移在美中日列強的多角關係中,因此取得許多外援。因為越南地理位置接近中國,具有戰略性地位。
在東協十國中,越南的區域經貿協定簽署數,僅次新加坡。越南簽署已生效的FTA多達八個,再加上談判中的歐盟、TPP,以及歐亞經濟同盟FTA、RCEP全數生效後,越南FTA的覆蓋率將超過八成五,與韓國相仿。
在東協經濟共同體(AEC),越南也搶到先機。二○一六年初,區域內貨品貿易關稅將降為零(除了柬埔寨、寮國、越南、緬甸的部份農產品外),達到貨暢其流。
AEC橫跨十國、人口超過六億,GDP超過兩兆美元的共同市場,將成為世界第七大經濟體,充滿爆發成長的新機會。
吸引新建外資 逾GDP八倍
越南多熱門,看外人直接投資(FDI)的數字就知道。一四年,越南吸引外資二○四億美元,比前年同期成長三成。
越南可說是以小搏大的最佳代表。《金融時報》在一份報告中,比較新建外資(greenfield FDI)總額佔各國經濟規模的比例,指出越南吸引的外資金額,是全國GDP的八.一四倍,遠勝馬來西亞(三.五五倍)與泰國(二.四七倍)。
韓國、日本、新加坡,是投資越南前三名的外資,產業多元,包括電子、金融、營造、服務業等。其中,韓國三星電子投資一二○億美元,在北寧省的智慧手機廠規模為全球最大,每年可生產一億兩千萬支手機,還要加碼在太原省蓋新廠。曾是越南最重要外資的台灣,已經落到第四名。(見下表)
另一項重要外資來源,是「政府開發援助」(ODA,Official Develop-ment Assistance),各國政府做後盾,把其國內企業帶到越南興建基礎建設。最積極的數日韓兩國。胡志明市第一條捷運,即是日本政府以ODA方式出資二十三億美元,交由日本住友集團設計統包。
中國大陸在越南的ODA也不落人後,但卻引發爭議。河內明年即將通車、花費八十七億美元的高架輕軌計劃,就是由中國中鐵六局承包。但在興建期間卻頻傳工安意外,已造成至少一死七傷,成為河內當地人的笑柄。
除了投資,越南九千兩百多萬人、位居東協第三大人口的市場,也讓各國垂涎。年輕是最大本錢,近億人口,有六五%不到三十五歲,消費力旺盛。儘管平均月薪僅兩百美元,街上年輕人拿iPhone的比比皆是,就算這要花上他們三到四個月的薪水。
TPP倒逼出的政經改革
「未來五年,越南改革的成績會愈來愈明顯,」泰國盤谷銀行越南分行總經理孫天河說,為了準備加入TPP,越南政府的改革愈來愈強。
在一三年,越南國營事業佔越南GDP三二%,但使用七成土地與六成信貸。越南政府計劃加速五三一家國營事業的民營化,目前進度仍落後,但預期隨著AEC水到渠成,改革腳步會加快。
許多台商提及,TPP目前最大的貢獻,是倒逼越南政治與經濟改革。最明顯的,在於改善行政效率與法令修改、透明化,包括貿易政策、環保政策和產業政策。
「十二個TPP成員國當中,越南的確是發展程度較慢的國家,自由化對我們來說是一大挑戰,」越南社會科學院東南亞研究所副所長阮輝煌(Nguyen Huy Hoang)說。
包括政府、企業和人民,都受到挑戰。一份民調指出,七六%的越南企業不了解AEC。其中六成多更認為AEC不會影響企業經營,比例是東協國家最高。
阮輝煌說,越南人民也要加強自己的能力。他指出,越南勞工生產力只有菲律賓的二分之一、泰國的七分之一、馬來西亞的十分之一。
他也提到,在發展的道路上,越南對外資愈來愈非照單全收。「現在政府希望避免高污染、低技術的投資,偏好高技術、高附加價值的產業。三星智慧手機廠,就是最鮮明的例子,」阮輝煌說。
走向市場經濟的開放,今年就有好幾項。七月開始,外國人可持有並買賣房地產。另外,自九月起,政府取消外資持股上限四九%的規定,外國投資人可百分之百持有越企股份,只有銀行等產業仍維持外資三○%的上限。
就連觀光客,都看得出越南改革的決心。翻開越南航空機上雜誌,赫然出現題為「No pain, no gain」(一分耕耘,一分收穫)的越語和英語文宣,主題就是TPP即將帶來的市場開放與自由化浪潮,一定會是企業艱鉅的挑戰,但必須硬著頭皮向前。「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,越南會得到好處,但也會面臨進口商品的激烈競爭,」文宣寫著。
在河內翻開英文報紙,焦慮也清晰可見。「越南企業在東協市場面對嚴峻挑戰」是頭版頭的新聞標題,越南海關在年底前要把進出口文件簡化,加快通關速度,否則企業競爭力將受傷。
台商代表:中鋼 著眼關稅優勢
台灣許多企業,為維持競爭力而佈局越南,二十五年來台灣投資越南近八十億美元,約兩千四百億台幣。
中鋼就是箇中代表。中鋼住金越南公司董事長翁朝棟,四年多前到越南,監督這項中鋼最大海外投資的建廠工作。中鋼在巴地頭頓省的冷軋鋼廠,加上持股台塑河靜鋼廠二五%,在越南投資金額近二十四億美元。
中鋼與台塑的合作,也與區域經貿有關。「(台塑)河靜做上游煉鋼的熱軋,下游高級品的冷軋由中鋼做,只要有四成原材料來自越南,就可取得東協原產地證明,」翁朝棟解釋,「利用越南FTA商機,進攻東協、印度,以及歐美市場,都非常有利。」
要維持外銷競爭力,原產地證明至為關鍵。翁朝棟指出,台灣出口到東協的鋼品,只有熱軋鋼免稅,冷軋鋼關稅七%,其他產品最高達三○%。各國對鋼鐵進口關稅,又不斷提高,例如印度對台灣鋼鐵關稅原本是七.五%,將來要提高到一○%。但印度和東協有FTA零關稅優勢,又有即將成形的AEC。他強調,韓國與日本在東協都有鋼廠,佈局越南,中鋼才有競爭力。
只不過,中鋼也面臨中國大陸鋼品,用比成本低兩成價格傾銷越南的嚴峻挑戰。採訪前一天,翁朝棟才飛往河內拜會越南工商部,與越南鋼鐵業同業公會一起控告中國大陸鋼品傾銷。
「越南是東協的重要灘頭堡,中鋼要幫台灣在東協殺出一條血路,」翁朝棟豪氣地說。
中鋼的戰場會擴到越南,也是時勢所趨。十月請辭生效的中鋼董事長鄒若齊說,「我們不能再等了。我們本來也想以台灣為鋼鐵基地,但現在非常難,ECFA與自貿談判卡關,會讓產業鎖在台灣。」
於是去年底,中鋼做了策略改變,更積極發展東南亞的策略佈局。
台灣走高質、越南衝大量
原因一是,中鋼在台生產的上游鋼材運到越南加工,仍無法滿足當地製造達四○%的產地要求,在東協內銷會面臨關稅障礙。
其二是,中鋼年初拜訪台塑,希望增加越南河靜鋼鐵持股。中鋼認為,原有的五%不足以表達中鋼與台塑合作打東協的決心,表示將投入很多資源技術協助,結果中鋼增加持股到二五%。
至於台灣鋼鐵產業發展,鄒若齊說,「台灣鋼鐵政策白皮書,已講明不會有新的煉鐵煉鋼,中鋼在台產能不會再增加,只能發展附加價值、深加工,進入我們強的領域,同時塑造出下游深加工的產業,第一是綠能、節能環保公共運輸系統,第二是海域風電。」
中鋼的策略是引進技術讓這些產品在台灣製造。這都是強度強的高品級鋼鐵,台灣掌握技術後,中鋼帶動產業一起發展,例如輕軌系統、風力發電。
其二是推動研發聯盟,帶動上中下游升級。例如中鋼組螺絲、手工具、馬達、汽車零組件研發聯盟,帶動下游產業升級;又例如生產強度更高、特殊用途的螺絲,打開中鋼高級鋼品市場。
中鋼的策略也是許多台灣各產業的戰略,佈局台灣走高質化,越南走大量市場。
改革之路 挑戰和競爭一樣多
越南開放腳步加快中。只不過,改革的道路上,向來不乏風險。
面對蜂擁而來的外資,越南的基礎軟硬體建設還在吃力地跟上。
味丹國際執行董事兼執行長楊坤祥指出,越南製造業的技術、品質、安全衛生等方面還有待加強。市場一開放,會面對外國強勢勞力與環保規範的挑戰,越南企業如果沒準備好,可能在激烈競爭下被淘汰。
在平陽省、同奈省與胡志明市,許多道路狹窄,塞車是生活的一部份。此外,由於排水系統仍不健全,逢大雨,馬路就變成小河,顯見基礎建設還需要時間加強。
制度改革非一蹴可幾。根據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亞洲競爭力研究所(ACI),九月發布的最新報告指出,包括官僚體制、股市監管健全度、道路系統、教育水準與通膨,都是越南最有待加強的競爭力指標。
更開放的市場,意謂競爭更激烈。越南單一工廠到東協共同市場,其他國家早來插旗。「泰國、馬來西亞外資也積極搶進越南,企業要各憑本事,」楊坤祥提醒。
白熱化競爭下,要比規模,台灣優勢有限,差異化更為關鍵。
南紡越南總經理王敦正以中國的天虹紡織為例,天虹是全球最大包芯棉紗供應廠,儘管○六年才赴越南設廠,比南紡晚了近十年,但在越南的產能已超過一百萬錠,未來五至十年仍持續擴張,也考慮收購中下游業務。相較之下,南紡在越南設廠近二十年,明年產量將達六十八萬錠。
因應激烈競爭,南紡在越南選擇與聚陽與儒鴻合作,往高端產品移動,「沒有競爭力的產品,要獲利愈來愈困難了,」王敦正說。
FTA與TPP,讓越南的改革紅利優勢愈來愈明顯,各國企業搶進越南佈局,各有不同策略。台灣
要如何找到自己的戰略?越南對人民宣傳的「No pain, no gain」,值得台灣思考。
【小檔案】
中鋼住金越南公司
● 董事長兼總經理:翁朝棟
● 創立年份:2009年,現為全東協規模最大電磁鋼片廠
● 2015上半年營收:1.39億美元(約46.14億台幣)
台南紡織(越南)有限公司
● 總經理:王敦正
● 創立年份:1997年
● 2015上半年營收:1.41億美元(約46.25億台幣,含太子龍公司)
● 2015上半年稅前淨利:1,125萬美元(約3.69億台幣,含太子龍公司)
關鍵字:
EWS
留言列表